静宁县持续加强有组织劳务输转按下助农增收“快进键”

  • 时间:2023-04-20 11:08
  • 浏览次数:
  • 来源:静宁县乡村振兴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今年以来,静宁县精准把握务工群体大量外出和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持续加强有组织劳务输转,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落实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一揽子政策举措,全县累计输转城乡劳动力9.62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98万人,创劳务收入7.5亿元,劳务市场平稳有序,就业形势回暖迅速,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

一是全力打造劳务品牌,稳存量。紧盯争创国家级“静宁果农”劳务品牌目标,制定“静宁果农”劳务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统筹做好对外宣传和练好内功两个层面工作,充分发挥劳务品牌带动就业作用,以品牌促输转、稳岗位、占市场,苹果产业链上直接带动就业3.6万人。成功举办第一期“静宁果农”劳务品牌乡村振兴技能大赛,共评选金牌“静宁果农”5名,银牌“静宁果农”10名,铜牌“静宁果农”15名,并组织到庄浪、泾川等县区开展技术交流。加大对经营效益好、就业规模大、用工管理规范的83户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经营主体奖补扶持力度,督促全部复工复产,就地就近吸纳就业2769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293人,人均月工资性收入达到2300元。

二是全力拓宽就业渠道,扩增量。通过静宁人社公众号、“静宁智慧劳务”平台等同步滚动发布17期739条招聘信息,累计提供县内外就业岗位1.6万个,输转劳动力5.5万人。举办线上线下专项招聘会21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95万个,通过专车、专列等形式,向银川、西安、喀什等地“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593人。积极开展东西劳务协作,与天津武清签订对口帮扶劳务协作框架协议,组织赴津务工113人,带动省内外就业145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160人。通过改造、租用的方式,承接阔顺心劳务公司,依托捷飞电子厂闲置资源,在八里高速路口高标准建成规范化零工市场并投入使用,切实发挥劳务市场外联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和内聚劳动力、提供用工保障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是全力优化服务举措,提质量。立足县域企业发展和员工技能培训需求,围绕重点产业链条建设,大力开展特色产业发展所需的紧缺专业补贴性培训和专门现场实训,支持各类企业开展岗前、在岗和转岗培训,组织实施康养、家政服务、乡村振兴、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等专项职业技能培训935人次,全面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模式。结合乡镇工作实际,优化乡村劳务工作力量,提升乡村两级劳务工作人员宣传组织能力和数据管理能力,扎实做好劳务输转实名制工作,做到组织输转和信息化建设互促互进,其中人社部门大就业系统采集农民工信息9.9万条,乡村振兴部门全国防止返贫监测信息系统采录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信息4.98万条。

四是全力强化困难帮扶,兜底线。对照“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和吸纳脱贫人口就业数量只增不减”的要求,加强公益岗位动态管理,及时做好人员退出和补充调整,空缺岗位优先安置弱劳力、半劳力和无法外出、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全县安置乡村公益性岗位7901人,其中生态护林员2552人。大力推广以工代赈,建立联农带农机制,优先使用县内脱贫劳动力就业,规范签订劳务协议,按月发放劳动报酬,有效提高县域工程建设类项目中吸纳当地农民工就业比例,真正实现就业服务“零距离”,岗位送到“家门口”。持续加大困难农民工排查力度,对全县外出务工和有意愿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全覆盖”排查,共核查出生活困难农民工18人,其中9人(7户)已纳入监测帮扶范围,另外9人进行日常监测。

(供稿:静宁县乡村振兴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