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精准施策抓实抓细就业帮扶

  • 时间:2023-12-22 10:59
  • 浏览次数:
  • 来源:市劳务办
  • 字体: [ ] [ ] [ ]
  • 分享:

今年以来,平凉市坚持把就业帮扶作为巩固脱贫成果、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举措,以脱贫劳动力为重点,广泛摸排务工需求信息,精准推介就业岗位,持续强培训、优服务、扩规模,全力稳住群众就业增收的“基本盘”。目前全市输转劳动力45.5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9.69亿元,其中脱贫劳动力18.2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7.96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强化组织推动,健全发展体系。建立“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个运作平台、一套运行机制”的“五个一”推进机制,完善制度保障。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以村为单位,逐户逐人开展过筛摸底,详细掌握培训需求、就业意向以及家庭特殊情况等信息,建立覆盖所有农村脱贫劳动力和用工单位的供需信息数据库,为优化供需匹配奠定坚实基础。大力推广“党组织+劳务公司+企业+脱贫户”的灵台模式,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劳务产业党总支,以村为单位成立劳务产业党支部,为农村群众“量身定做”政策咨询、岗位信息、技能培训、劳务对接、权益维护等全流程服务,扶持培育乡镇劳务公司112个,劳务经纪人、劳务带头人1182个。

突出精准培训,强化组织输转。聚焦九大产业链用工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制定了《平凉市重点产业链职业技能提升实施方案》,做实“专业需求”和“岗位需求”两张清单,精心组织“3万人次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市列民生实事培训计划”,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推行“电子培训券”式培训和“企业在岗”培训,在生产岗位、田间地头开展手把手教学;开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促进线上理论学习和线下实操培训融合,在用工量较大的龙头企业、产业基地直接搭建培训平台,通过“老带新”“师带徒”等形式开展技能培训3.7万人。抢抓农民工务工关键节点,扎实开展“春风行动”“稳岗留工”活动,有序推动点对点输转1.39万人。稳步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向天津市输转就业179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840人。

挖掘内部潜力,推进就地就业。千方百计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所有政府投资、社会资本实施的工程建设类项目使用本地劳动力达到用工总量的50%以上,其中脱贫劳动力占到20%以上,确保无法外出劳动力利用农闲时间就近增加收入。综合运用财政奖补、金融支持、土地优惠等相关支持政策,鼓励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产业带头人积极建办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全市累计建成271家乡村就业工厂,吸纳就业8959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104人。制定印发了《平凉市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试行)》,聚焦零就业家庭、返乡滞留人员等重点群体,管好用活公益性岗位人员,科学设定报酬、严格规范考勤,通过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1.39万人,帮助脱贫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强化监测调度,优化服务保障。全面落实稳岗就业各项补助政策,加强脱贫人口信息比对,对符合政策规定的务工人员,按照“免申即享受”要求,及时足额发放脱贫劳动力一次性交通补贴79958人,落实资金2351.18万元,做到了应发尽发、应补尽补。同时,坚持服务前移,建立“一个劳务信息员包抓一个返乡农民工”帮扶机制,精准掌握返乡农民工劳务技能和就业意愿,集中开展“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活动,通过本地新建工程项目、重点产业链基地、乡村就业工厂等渠道解决实际困难,全市112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